面膜敷错会烂脸!敷面膜10误区详解,敷完面膜洗脸吗、泡澡别敷面膜、撕面膜方向有诀窍

图片来源:IG@ahc.global、IG@mikaofficial99

面膜敷对保养效果倍增,但是敷错方式可能烂脸!以下为大家带来10个常见的敷面膜误区&解析,泡澡时候别敷面膜、撕面膜方向有小诀窍,还有关键的敷完面膜到底要不要洗脸?一起往下看吧~

面膜误区1:敷面膜前去角质

医生是不建议敷面膜前去角质唷!因为过度去角质会让肌肤的天然屏障快速消失,再加上现代人多数是敏弱肤况,若恰好面膜中含有刺激性成分,很可能反而会造成肌肤不稳定。除非能慎选单纯保湿功能的面膜,否则最好不要将两个保养步骤放在同一天。

面膜误区2:拿掉面膜的方向有玄机

取下面膜的方向,也是有小玄机唷!由上往下、左右边拿掉,都有可能会拉扯到肌肤。保养达人最推荐「由下往上」慢慢揭开面膜,原因在於毛孔开口是向下的,透过这样的方式取下面膜,较不容易堵塞毛孔。

图片来源:IG@ahc.official

面膜误区3:使用拔粉刺面膜

夏天针对黑白粉刺林,许多人会选择泥状面膜或撕除式粉刺面膜来救援肌肤。但我们要留意的是,撕除式粉刺面膜确实有快狠准的效果,看见一个个毛孔洞也很疗癒,但撕除的动作是容易对毛孔造成刺激与损伤的。所以使用频率一定不能高,後续也绝对要加强收敛保养,以避免产生毛孔粗大的困扰。

图片来源:IG@kiehlskorea

面膜误区4:功效面膜天天敷

其实不单是功效面膜,即便是常态的保湿面膜也不适合天天使用唷!原因在於天天敷面膜,让角质层频繁泡水,虽然每次敷完的脸蛋都柔嫩有光泽,事实上很可能正在破坏皮肤正常功能,反而让原先健康的油水状态失衡。而功效面膜、特别是美白面膜,许多皮肤科医生都不建议太频繁使用!因为美白面膜中大多含有果酸、杏仁酸、熊果素、乳酸等成分,这些成分有助去除角质,但使用过量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,甚至敏感。

敷面膜的最佳频率

油肌/混合肌/乾肌:每周使用2-3次面膜
敏弱肌/酒糟肌:一周一次,甚至建议不使用面膜。

图片来源:IG@skin.elixir

面膜误区5:洗澡时敷面膜

不不不千万不要!虽然这听起来很疗癒又充满仪式感,但其实泡澡同时敷脸,不仅无法让面膜发挥最大效果(水蒸气会让面膜纸不够服贴),还可能导致肌肤问题。那什麽时候最适合敷面膜呢?可以掌握洗澡後的「护肤黄金3分钟」,这时毛孔还处於微张状态,血液循环也好,可以将面膜、各式护肤品的功效发挥最大值,最有效果的吸收保养品里的精华。

图片来源:IG@drjart_kr

面膜误区6:面膜剩下的精华都抹脸上

在我们敷完面膜的当下,常常就已经觉得皮肤黏黏的、有一层薄薄的膜,对吧?其实这已经表示我们肌肤无法再吸收更多面膜的精华了!若我们持续把剩余的精华液往脸上抹,反而容易让皮肤营养过剩,变成肌肤负担,甚至是堵塞皮肤毛孔。

>> 面膜剩下的精华液怎麽用?

我们可以将剩下的精华液,搭配化妆棉湿敷在脖子、耳朵之後,或是直接针对脚跟、手肘等容易乾燥的地方做涂抹,来强化肌肤其他部位的保湿力与水润感。

图片来源:IG@drjart_kr

面膜误区7:面膜敷越久越好

小编也曾天真的想说,敷面膜时间越长效果越好,特别是价格偏贵(可以回本~)或是精华液含量比较多的面膜,都会敷到半小时、甚至睡过夜。但这是大大NG的做法呀!因为在敷面膜的过程中,会让皮肤短时间内形成一个温度与湿度都很高的封闭环境,虽说是藉由毛孔扩张来吸收精华液成份,可一旦敷脸时间太久或频率太高,反而有可能破坏到皮肤角质层,让原本不易吸收的刺激性成分,如防腐剂、杀菌剂等跑到皮肤中,进而引起肌肤敏感、过敏等反应。

图片来源:IG@drjart_kr

面膜误区8:面膜≠全部保养品

面膜保养的效果通常仅达到表皮层,是无法达到深层修护效果,所以千万别觉得敷片面膜,就已经取代了後续全部保养的步骤唷!我们还是要搭配日常基础保养,才能养出稳定又健康的皮肤状况。

面膜误区9:敷完面膜不洗脸

皮肤科医生的建议,是「敷完面膜要洗脸」,原因在於面膜成分中会有些许防腐剂和添加物,来保持它不会发霉变质;另一方面,当我们在敷完面膜後,常常也会感觉脸上残留许多精华在皮肤表面,很黏稠、不舒服,所以在考量面膜的成分与舒适度後,一般都会建议敷完要以清水洗过脸,再进行保养品护肤。

图片来源:IG@ahc.global

面膜误区10:四季敷同一款面膜

其实针对肌肤状况、当下的环境温度湿度,选择合适的面膜才是保养正解!好比说换季敏感的话,会建议选择修复型的面膜;脱皮缺水,就需要高保湿补水面膜拯救;出油爆痘,可以使用镇定型的面膜来救援。使用之前一定要先评估自己的肌肤状况,再选择适合面膜才会事半功倍!

0 0 投票数
Article Rating
订阅评论
提醒
guest
0 Comments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0
希望看到您的想法,请您发表评论x